头条

当时代史诗走进“人世间”

来源:亚洲影视娱乐    时间:2022-02-07   

注:本文转载自公众号“博客天下”。作者|屈露露编辑 | 丁宇

现在回头来看,电视剧《人世间》的出现像是一件注定的事——它就是要在那个时刻,稳稳当当地落在这群人的肩上。

从腾讯影业系统布局“时代旋律系列”,拿到《人世间》在内的多个现实题材小说影视改编版权的那些日夜里,从导演兼总制片人李路站在冷风呼啸而过的东北黑土地上,从编剧王海鸰那台不曾升级过任何系统的老电脑上,从雷佳音、辛柏青、宋佳、殷桃等众多演员对戏的巨型帐篷里……接力棒一棒传过一棒,才共同把《人世间》这部描绘中国百姓50年生活史的巨著,拌进泪、融入情、化作真,一点一点地在现实中搭建了出来。

“这是我的菜。” 看完小说《人世间》之后,李路坚定地说。

那是2018年6月,他刚刚拍完一部谍战片,有了一段空闲时间,开始思考着下一部作品的方向。有一些项目找上来,李路兴趣都不大。

这个时候,正在接洽的腾讯影业递来了一些选题作品,其中包含一部上中下三卷的小说——作家梁晓声的《人世间》,问他是否有感兴趣的。

李路一口气读完了《人世间》,心潮澎湃。他被作品中“人的纵深性”打动,内心关于现实题材创作的小火苗又被点燃了。

对于腾讯影业来说,把《人世间》列入开发计划当中,并非临时起意。小说出版后不久,腾讯集团副总裁、阅文集团CEO程武就已经一字一句地读完了。他被这部工人视角的作品所吸引,对里面展现的中国社会50年的变化很有共鸣。

而在这之前大约半年,腾讯影业也正式提出了以“时代旋律系列”为首的六大文化产品系列,其中,关注最大、投入最多的,就是这个系列。程武不断提醒团队,要多关注现实题材作品,“现实题材作品,记录与讴歌我们的时代,也记录中华民族发展史上,那些应该被我们所歌颂,所记录的美好闪光点。这个时代的年轻人,其实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,也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,在这类作品里,其实大家更容易找到情感共振。”

凭借职业敏感性,他感受到《人世间》背后厚重的意义,决心要“打造一部兼具收视和社会影响力的现实题材力作”。

与李路共同开发,似乎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。在此之前,李路曾拍摄过《老大的幸福》《人民的名义》等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,有着对现实题材的驾驭能力。就在他寻找新的合作项目的时候,《人世间》激发了他骨子里隐藏着的创作欲望。

小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平民社区“光字片”为背景,以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轨迹为线索,多年代、多角度、多方位、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。李路是吉林人,生于60年代,《人世间》的故事背景让他有着极大的接近感。他确定,这就是自己最想创作的故事。

熟悉李路的人都知道,拍摄工人题材的作品,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,而是长年来窝在他心口上的一件事。2013年,李路就自掏腰包买下一部描写工人命运的小说的电视剧改编权。身边人都很诧异他的决定,毕竟工人主题不是市场上的流量金矿,“拍出来没人看”。但李路心里头顶着一股劲儿。那段时间,他逢人就聊他的想法,觉得这么多年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,经济在发展,城市在进化,“竟然没有一部影视剧来描写工人”,这是不应该的。5年间,他找了一圈编剧,愣是没人敢写。随着小说版权收回,这事也就逐渐搁置了。

可李路心里一直惦念着,那股火苗虽然微小,但燃烧着,跳动着,一直没灭。直到腾讯影业把《人世间》放到他的面前,李路觉得时候到了——再过3年,就是建党100周年,需要一部以平凡百姓视角反映时代变化的作品。

双方迅速达成合作意向,决定联合开发、联合投资电视剧《人世间》,一起“啃下”这块“难啃”的大部头。虽然他们都有着坚定的决心,但程武和李路都明白,若想真正完成《人世间》的影视化改编绝非易事,而获得影视改编版权是第一步。

拍摄期间,腾讯集团副总裁、阅文集团CEO程武(左三)探班《人世间》剧组

一方面,《人世间》创作时,作家梁晓声并没有将作品影视化的想法。小说原著115万字,是他本人对自己的人生和写作生涯的一次长久回望。故事原型是梁晓声的弟弟和他的朋友们,早已在他的脑海中盘旋转了很久,但由于“一直感到准备不足”,期间经历过长久准备与犹豫,几次想要动笔,几次都摁下了。一直到了花甲之年,他才觉得可以动笔,也必须动笔了。

梁晓声的创作初衷是“想将从前的事讲给年轻人听,让他们知道从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”。为此,他付出了极大的心血。写作期间,他的身体状态不好,几次进了医院,却从未中断写作。5年间,他所经历的艰难和对故事的严苛,使得他对这部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十分慎重。

另一方面,盯着版权的不仅有腾讯影业一家。彼时,虽然《人世间》还未获得茅盾文学奖,但其表现的文学性和故事性已经让多家公司渴望拿到版权,竞争激烈。

此前,梁晓声对互联网影视作品的了解并不多,“我是个不能与时俱进的人”。他表示,此前只粗略地知道一些古装和言情题材的,而在与程武、李路接触之后,想法才慢慢改变了。

这是一个用专业换来信任的过程。“与腾讯的程总接触后,发现他对现实题材是有情怀的,所以《人世间》交给他们,我很放心。”而第一次和李路见面时,梁晓声没想到会长谈三个多小时。他们对于现实题材的共同语言很多,李路对于表现工人阶级的形象和理念,令梁晓声赞赏有加。他开始觉得“这是一个缘分”,要全力支持他们,有难度也要支持。

2018年年底,腾讯影业终于从当时帮梁晓声代理《人世间》版权的一未文化手上,获得了作品8年的影视改编权;2019年3月,也正式与李路的弘道影业签署了联合开发协议。后来,在一次内部会议上,程武再回忆这件事,用“艰难”来形容——团队足足在版权方蹲守了一个月的时间。

拿下版权仅仅是个开始。对于腾讯影业来说,“关注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故事”是其最重要的内容方向。电影维度,它先后参与了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《八佰》等,去年又主投主控了“庆祝建党一百周年重点影片”《1921》;剧集维度,《人世间》与由滕华涛执导的《心居》、由沈严执导的《天才基本法》几乎同时起步,其中,《心居》通过普通人购房事件引出的矛盾与冲突,描摹不同身份、不同生活背景的各类人物对待购房与生活的理念,以真实视角刻画当代现实小人物群像,呈现普通人挣扎和探寻的生活百态,与《人世间》前后脚杀青;《天才基本法》讲述的是几位天才少年在平行世界的穿梭中重拾勇气、弥补遗憾、坚定梦想的故事,也在去年10月完成拍摄。

然而,在“弘扬时代旋律”的内容框架,针对《人世间》这部大体量严肃文学小说,如何找到合适的影视化改编思路,呈现故事的多样性和高质量,成为了下一个关键问题。

好消息是,2019年8月,《人世间》获得了茅盾文学奖。李路很高兴,更加确认“做这个作品是有它的价值跟意义的”。程武反复叮嘱团队:“一定要做好。”

筹备的过程,是组队的过程。《人世间》像是一座大厦,剧本、选角、选景、拍摄,都是一整套的系统工程,容不得一点差错。

作为导演兼总制片人,李路的角色像是总指挥,他需要打好“地基”,再一层层地把楼盖起。只有各个环节严丝合缝,才能保证这座“大厦”在按下开关的那一瞬间“大放光明”。

剧本是尤其重要的一环,115万字中有多少内容可以改编成情节,有哪些部分可以取舍又符合整体立意,都不容易。

这时候,一封梁晓声的来信,令整个创制团队颇为感动。在这封5页纸的铅笔手写信上,梁晓声表示只要剧组遵循“专业、纯粹”的原则,那怎么改都行。他在信里面展现的真诚和信任,增加了团队的信心和使命感,也让原本深刻的故事在影视化探索上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。

“需要一个有过一定年龄经历的、有过实操经验的好编剧来改编。”李路心想。通过周梅森和陈道明的推荐,他找到了编剧王海鸰。李路认为,王海鸰在情感和细节上见长,“这两点对《人世间》至关重要”。梁晓声用文字描绘的情感,如何通过剧情的推动,是要编剧去下功夫和把握的。

王海鸰确实合适,但她从业以来,有一个十分坚持的原则——从不接改编的活儿。

可第一次阅读《人世间》,66岁的王海鸰感觉到命运好像被轻叩了一声。几近半生的创作生涯里,她从来没有一次这么强烈地感受到一种震撼。很快,她破例了,同意邀约,决定试一试。

在对《博客天下》回忆中,王海鸰觉得这个过程特殊又奇妙。2015年之后,她已经很少为电视剧写剧本,但是却接下了《人世间》的这一棒。

改编工作开始后,王海鸰和李路、梁晓声达成了一个共识——“把底色调亮”,电视剧《人世间》的基调要温暖,毕竟,大家工作、生活都很辛苦,看了电视剧之后还是要感觉到生活的希望、勇气和力量。

因为原著的厚重,王海鸰对文本工作非常慎重。剧本创作最开始,王海鸰和另外一位青年编剧,即她的儿子王大鸥在叙事结构上有过一些探讨,“双线并行”和“平推”是挣扎的点。

“双线并行”是王大鸥提出来的。他认为,周秉昆和周秉义是剧里的两个代表人物,以他俩为两条故事线推进剧情,比较新颖。“一个体现一心为大家,一个是体现一心为小家。周秉昆就是一心为小家,为他的父母,为他的媳妇、孩子、兄弟姐妹、哥哥、姐姐。而他的哥哥作为一个政府官员,一心想怎么把他的工作做好,一心为国家。其实国家不就是这两者组成的吗?”

王海鸰觉得这个想法不错,有着年轻一代的思想。而她的心里对老式传统的“平推”手法也放不下,觉得“所有人并排往前推,齐头并进”展现人物群像也合适。

几经斟酌,最终他们选了“平推”。两位编剧先写出来10集,交到李路手上,他一晚上读完了。李路出生在长春,生长在长春,《人世间》中那些发生在东北的变迁,就像是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。他认为,剧本“在润物细无声之中表达了我们即将忘却却永远不该忘记的这些故事”。

剧本有了,接下来就是找演员。《人世间》中主要角色有二三十个,有名有姓的人物一百多个,“所有都是好演员的集结太难了”。

《人世间》的演员以“四梁八柱”为基础。“四梁”是指周家三兄妹和周秉昆的妻子郑娟,雷佳音、辛柏青、宋佳和殷桃来演。“八柱”构成了不同支流,撑起了时代的故事。演员也都是实力派,丁勇岱、萨日娜、成泰燊、宋春丽、隋俊波、黄小蕾、于震、张瑞涵、宋楚炎、王大奇等都来了。“现在话说起来是一句简单的话,找起来可累苦了我们了。”

对东北演员雷佳音来说,《人世间》是他的义无反顾。2015年,他在《白鹿原》剧组和一帮陕西籍演员待了8个月。在剧组,他说着陕西话,面朝黄土地,却开始向往起东北的故事。“什么时候东北能有个茅盾文学奖”,他渴望着与黑土地相遇,《人世间》让他得偿所愿。

当《人世间》递到雷佳音面前时,他正与腾讯影业就其主投主控的剧集《天才基本法》洽谈合作。之后,程武与雷佳音见了一面。交谈之间,雷佳音坚定地说:“我就是周秉昆,我一定要演,我必须演”。《人世间》与《天才基本法》几乎完全撞期,程武叮嘱团队,务必协调好。最终,雷佳音这边《人世间》杀青,那边《天才基本法》开机,无缝衔接。

他也有私心,想把这部剧送给自己的父亲。戏里,他饰演的周秉昆是1953年生人;戏外,雷佳音的父亲也是1953年出生。拍戏之前,父亲向他叮嘱,要好好演。父亲期待在周秉昆身上找寻到年轻的自己。而雷佳音也希望在角色身上找到与父亲相似的故事,他觉得像是命中注定的事情。

宋佳和李路本来是“网友”,他们很早之前在微博上互相关注,直到《人世间》才第一次合作。周蓉身上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知识分子的热情,令宋佳体会到了角色身上的“纯粹”。在她看来,周蓉身上既有悲剧色彩,又有着一种幸运,是会“让观众又爱又恨的”,她主要就是把握好感情戏的分寸。

演员殷桃在剧里饰演周秉昆的妻子郑娟。拿到剧本后,她就被角色身上的女性力量所吸引,没有犹豫就同意了。进组前,她就对剧本有了很深的研究。李路见殷桃对戏有自己的理解,就把王海鸰的电话给了她,让他们直接进行交流。

此前,殷桃饰演过的大部分角色,都有跌宕起伏的人生或引人注意的成就,但郑娟的难点在于她容易被忽略的“普通”,“需要非常精准的演绎生活中的很多细节,让观众一看觉得她是我身边的‘那个人’”。这正是殷桃认为最有挑战性的地方。

凑齐“四梁八柱”不容易。但对李路来说,真正的压力是如何把115万字的《人世间》带到现实。回看6个多月的拍摄过程,李路眉头皱着,脸上却挂着笑,说这是一趟“糟死罪了”的苦差事。

初剪版,《人世间》有88集,经过不断的压缩调整,以60集报备立项,最后成片58集。李路最怕集数注水,但对《人世间》的时间跨度来说,集数太少会讲不明白。所以,如何用一个家庭来体现整个中国社会跨越半个世纪的时代感,既要符合历史进程的逻辑又不空洞,成为了拍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。

正式拍摄前,《人世间》有北京京郊搭棚拍和吉林实景拍两个方案,李路去东三省看了一圈景回来后,选在了冰天雪地的实景里拍,就是为了原封不动地呈现书中的味道。“如果想马虎一点,搭景在郊区也能完成,那可能就欠点意思”,他不想这么干。

消息传到回了吉林老家,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,棚、景、铲雪全部都配合。

有一场戏是周秉义上山当知青的戏,很短的镜头,但要将其中的困难还原出来。这场戏是在长白山老秃岭拍的,条件十分艰苦。东北的雪吃人,没过人的腰,剧组想要上山,得走二三十里路。连制片主任都跟李路说,导演别闹了,不可能上去。但李路很坚持,他要的是自然的困难、真实的困难,不是人造的困难。

解决的办法是用铲雪车推掉雪墙,为剧组开出一条上山的路。第二天,一切准备就绪,路上积雪没有了,只剩下东北冬天令人望而却步的敬畏感,真实的环境配合真实的感受,拍出来果然好看。

演员隋俊波无意间用随手拍的几张照片,记录了一次艰难拍摄。她在剧中饰演郝冬梅,那天是她的最后一场戏。薄雾弥漫的高山上,她披着厚厚的军绿大衣,前面是几十个剧组工作人员和笨重的机器,背后有两头吃草的花斑奶牛。山体地面并不平整,坡度倾斜得厉害,机器也无法保持平衡,摄影组搬运了几十个木头箱子,一个接着一个拼在一起,把轨道架在上面拍摄。

这是剧组拍摄实景的常态。从大雪素裹、寒风凛冽的冬天,到空气氤氲的早秋,将近6个月的时间里,全组1000多人辗转多个地方,只为再现《人世间》的真实质感。

季节变化,为了抢外景时间,拍摄分了AB两组,李路在A组拍戏的时候,也会关注B组的动态,合格后再拍,不合格就重拍,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半年。

晚上拍完戏回来,李路还要逐字逐句的盯第二天剧本。快杀青的时候,他发了一张与山合影的照片。那是8月份,他双手揣进厚厚的橘红棉衣兜里,身后是东北特有的高大松树,再远处层层叠叠的青山沉默着,只有流云拂过山巅。照片里,他笑得没有负担。

对美术指导王绍林而言,《人世间》关乎的是一种“耐性”,如何将时代的烙印精准的呈现出来是一项艰巨的工作。他和团队像是一个细心的老匠人,一点点地复原出中国人半个世纪来“吃穿用度”的细节。

光是素材,美术组就存储了几个T的硬盘。小到弹珠、洋画片、海报、服装,大到家具陈设、每个人物的家庭、办公室,以及“光字片”的变化,都要力求真实、精准。

拍摄之前,美术组从各种渠道收集了很多旧的物件,个人有的就拿来直接用,没有的就从各个地方租借或购买,搭建了超过一千多平米的道具库。

从BB机到大哥大,演员于震看剧组里的一切都觉得眼熟。他经历过大哥大的年代,但自己当时买不起。在剧中,他饰演“棉猴”骆士宾,是从东北第一批去南方下海淘金的人。他的手里有一个棕色牛皮包袋,里面装着就是一个黑色的大哥大,那是身份的象征,也是一件被赋予了创业潮意义的道具。

演员张凯丽饰演的曲秀贞在戏里有一部拨盘老电话,巨大又笨重,但却成为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串联的纽带。这部老电话总让她的思绪穿越回到过去,感受到岁月中的温暖、善良、勇敢与坚守。

“光字片”的搭建是耗费美术组精力最多的。还没有剧本的时候,李路的脑海中就有了雏形。东北的房子跟南方的不太一样,是一行一行的红砖房子,很规整。李路希望“光字片”是南方八爪鱼状的,一个小胡同拐进去,四通八达,连接“仁义礼智信”五条街道。

但这样的景根本就不好找,原小说的城中村早就没有了,仅残存一些破败的地方,修复的费用和重新置景成本是差不多的。

美术组查阅了大量的资料,先做了一个1:100的微缩模型。在一米多长的模具上,一排排破旧的砖房杂乱地生长着,但却有一种更深的东西,把它们紧紧地维系在了一起。实际搭建的时候,“光字片”成了一个组合物,在摄影棚里实景搭建一部分,实地又找了几个其他的地方拼接,剧中的“光字片”就这样生长起来。

棚里动用了4万平米的景,光灯线就有7万5千米,搭景的灯足足装了几十辆超长箱车,对场景的“真实”精确还原到脚下踩着的每一粒泥土。王绍林和团队的资料库为细节提供了支撑,哪个年代有广告、哪个年代墙破了没有水泥抹用黄泥补,都一一进行了还原。

就这样,在全组上下1000多人的通力合作中,《人世间》从115万字的书中走进现实。李路觉得这是一种“使命感”,东北的魅力不一定是推杯换盏的“炕头文化”,还有更深情的地方。而这些,就是中国过去50年真实的过往,《人世间》不需要太多渲染,踏踏实实用光影把故事讲好,就是照进现实的意义。

1月28日,《人世间》作为虎年开年大剧,登陆央视一套和爱奇艺。东北的“过年”场景也恰恰是剧中多次出现的情节展现。周家人围坐着吃一顿热腾腾的饺子,唠嗑聊天,这是每个中国人最深刻的过年记忆。

《人世间》中的“过年”被赋予了两层含义:一是既有周家一家人对团聚的渴望,又有身边人美好友谊的陪伴;二是每一次“过年”其实体现的都是国家与时代的变化。

这是剧中保留了很多次过年的意义,也对应着整个5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。比如,桌子上饭菜,计划经济的时候肉会比较匮乏,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之后品种就更丰富。

周家像是时光年轮里的一个个被标记的小小坐标,从这座中国北方城市出发,从城市百姓的苦乐生活中,经过知青岁月、三线建设、恢复高考、出国潮、下海潮、工人下岗,到个体经营、棚户区改造,又经历了香港回归、申奥成功这些大事,那些将被遗忘的、又不该遗忘的故事,都要给当下的中国人看。

从左到右:李路、程武、曹华益

拍摄时,主创团队就已经确定《人世间》的收视群体是全域的。故事从上世纪60年代末期到2016年,时间跨越50年,与这个时代的人都有着联结和共鸣。中国城市发展、经济发展,是几代人努力,造就了让世界瞩目的巨大变化。

为了融入到《人世间》,把个体落入到时代,把角色从自己身上生长出来,每个人都有自己办法。

雷佳音演周秉昆,最难的就是年龄跨度大,但更多的时候,他在片场得心应手。遇到周秉昆与发小的演戏,雷佳音一群人到片场很快就进入状态,摄像机在那边刚开机,他们已经唠上嗑,自然而然地接入到剧本里。

剧中有一场非常重要的戏,周父周母去世之前,雷佳音在床边上问:“爸爸,我们三个人你最喜欢谁啊?”周父说:“你不在的时候我说你姐,你姐不在的时候我说你哥。”这场戏是雷佳音一次即兴发挥,原剧本中没有。宋佳和丁勇岱自然而然地接住了。李路觉得,这是一种演员的沉淀,积累多了,“一碰戏一走,小火花就出来了”。

殷桃记忆最深的是一场郑娟获得周父认可,允许她改口喊“爸爸”的戏。最开始,周父让郑娟出去一会儿,他要和秉昆说几句话,但其实郑娟就在门口。那场戏,殷桃没有一句台词,面前就是镜头,她在门口五味陈杂,心里也有委屈、感动。

6个月的拍摄,周家的一家人,真的拧成了一股绳,分不开了。在片场,大家真的处成了一家人,见面不像平时似的叫对方某某老师,而是直接喊爸、妈、哥哥、姐姐,比如大家伙都亲切地管萨日娜叫“萨妈”。

在片场,有一个会议室那么大的棚子,演员里面坐了两大排。等戏的时候,大家都在那坐着聊天,面对面敞开交流,“人多,大群像,所以各自来高招了”。于是,镜头跟镜头间隔的时候,演员们很多情感也就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了。

《人世间》进入开播倒计时,李路的紧张从电视剧上线前十几天就开始了。他的朋友圈进入了全副武装的冲刺阶段,杀青回忆、后期工作、上线倒计时,几乎所有的动态全部被《人世间》占满了。

离正式开播还有4小时,一位以“犀利”见长的编剧,突然给李路发了一段长长的话。李路打开时心惊胆战的,担心被骂,但看罢后却十分感动。创作的艰辛和等待的焦灼,好像都被这段话抚平了:

“《人世间》是中国这50年走向民族复兴的自问自答:我们在寻找什么,我们在抛弃什么,我们恨什么,我们爱什么,我们得到了什么,我们失去了什么,这是一个中国家庭的精神史,既是平民视角的,又有精英态度的,对中国几十年走过的道路,有表现有批判,更有抚摸和温暖,你会觉得我们共同经历的岁月,充满了尴尬、挣扎、迷茫,却又生机勃发,是如此曲折痛苦而又激荡人心。”

作为腾讯影业和阅文影视的“时代旋律三部曲”之一,《人世间》从拿到版权到剧本筹备,到拍摄,程武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,希望通过影视化的《人世间》向40年来在中国改革开放中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的各类人物致敬。

而这也是腾讯影业、新丽传媒和阅文影视整合后,共同参与的首部现实题材大剧,希望集合三方力量,更好地为《人世间》影视化之路保驾护航。其中,新丽全权负责了电视剧的发行工作,《人世间》开机后不久,就被迪士尼买下了海外发行权,为了更好地向世界传递“人世间”这一厚重而极富东方色彩的剧名背后的含义,“三驾马车”团队反复斟酌,在诸多备选译名中选择了《A Lifelong Journey》,既体现时空跨度之广,又暗含人生旅途之意。电视剧的宣传工作则由腾讯影业负责,为拍摄符合剧集气质的宣传海报,腾讯影业的团队专程飞往成都,邀请出生于50年代、亲历了那50年变迁的著名人像摄影师肖全前赴长春片场。

在程武看来,现实题材始终是IP最大的富矿,记录时代的IP 凝聚了全社会的集体情感,是内容业务最大的确定性,讲好现实故事很难,但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必修课。

《人世间》在预告片中引用了《增广贤文》的一句话:“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;来如风雨,去似微尘。”中国五十年来的时代变迁,都在时代坐标轴下的变成刻度,细化到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。所以,《人世间》值得。




新闻热点